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 | 首页新闻

人脸识别+公租房,解决了转租转借,又如何保障住户的隐私安全呢?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14 浏览次数:2085
公共租赁房是对住房困难人群的过渡性的解决方案。由政府提供的,面向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房有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等优点且价格低廉,因此出现部分申请者事后转租牟利。近年来租房违规转租转借越演愈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北京市住建委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纳入北京市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公租房项目应全面采用人脸识别和智能门锁等技术,以实现非承租家庭成员不得随意进入楼栋单元门。


dc4792db71e04fc6ab38737f484a4f18.jpeg

近年来,在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都有应用人脸识别门禁技术,在机场安检通道、高铁站闸机通道、地铁站闸机通道、零售超市人脸识别支付等,人脸识别技术已日渐成熟。

在公租房社区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安装运营后,只有通过物业公司审核、完成人脸登记的人员才能随意出入公租房,在防止陌生人尾随、确保公租房住户安全以及防止转租转借、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善用中发挥作用,加强了对公租房转租转借行为的监督管理。不仅如此,人脸识别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在对承租人进出和房屋是否闲置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能增强社区安全性。

随着中国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全国各地这几年来都在大力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遵循“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不仅在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地为了加强对全区域公租房的管理需求,智能化管理也都提上日程,而这其中,基于人脸识别的实人制管理平台将成为重中之重

人脸识别技术虽然有不可复制性、非接触性性、快速性、可拓展性等特点,但是却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用户隐私安全。在美国旧金山市,此前颁布了新条例决定禁止全市53个部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当地时间7月16日,进行了一项法令投票并且通过了——禁止市政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为何美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始禁止人脸识别技术,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用户的隐私安全。

近日,发生在杭州的“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舆论关注,主要是其触及到当下最敏感的隐私信息问题。商家不仅涉嫌违约,还有过度采集信息数据、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嫌疑,并令消费者担忧个人隐私信息数据保存和泄露风险。

我们面对人脸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否要效仿美国城市一样以政策法律禁止?

一刀切的禁止无疑是因噎废食。

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与发展,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脸数据面临的安全隐患,关键在于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如何减少安全隐患,加载国产密码算法是解决的对策之一,通过国产密码算法的应用让人脸识别设备更加安全、自主、可控,让公租房的住户人脸数据传输更安全、存储有保障。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密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国产密码算法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应用,构建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支撑绿色智慧社区创建以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培训计划的通知》(建办人〔2019〕17号)的计划安排,我中心定于2019年11月24日至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国产密码算法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培训班。

最新日程全新发布!

下载图片.png


【返回】
Copyright © 城市通卡网京ICP备:09038623号-6  "城市通卡网,全新平台传播通卡,引领未来"  技术支持:东云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