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公共事业IC卡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业务规模,为各地城市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支付需求,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工具。随着全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以及国民需求的不断增加,基于城市公共事业的IC卡产品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的要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逐步在城市公共事业IC卡产品的金融支付的功能服务和跨地通用的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拓展,并在试点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在全国进行产品推广。 为保证城市公用事业IC卡具有必备的金融支付功能,并有效促进试点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与建设银行就联合发行城市公共事业IC卡试点项目展开合作,主要目的为开拓城市公用事业IC卡与建行金融卡应用共同发展,实现强强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利的合作目标,并逐步将此合作模式推广应用到全国。双方以此为契机,指导各地城市一卡通运营机构和当地建设银行展开更多领域的业务合作。 各地已获得“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使用授权的城市一卡通运营机构(涵盖各公交公司、通卡公司,以下统称为运营机构)在与建设银行合作时,可参考此指导意见。 联名卡合作项目指导性意见如下: 一、 合作模式 运营机构和当地建行发行联名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共同参与项目运作实施。建行可给予相应的支持,具体内容和方式由运营机构和当地建行协商解决。 二、卡片要求 联名卡采用非接触CPU芯片与金融磁条合二为一的复合卡片。联名卡除符合金融卡的相关技术规范外,还需满足全国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需求,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卡面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当地运营机构和当地建行分行共同设计确认,卡片卡面须印制全国互联互通统一标识。 三、卡片发行流程 运营机构和建行分行在签署完合作协议后,由当地分行向建总行提交卡片订购数量,由建总行认可后转交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并进行芯片部分的安全初始化,然后将卡片发送到当地建行,再由当地建行交由运营机构进行芯片部分的应用初始化,最后由当地建行通过其下设营业网点向社会公众发行。市民按照相关条例办理联名卡后,可在运营机构相应充值网点或当地建行的营业网点(可代理充值)以及建行ATM机上进行充值或圈存,开通电子钱包消费功能。 四、合作内容 运营机构和当地建行分行可就以下方面协商具体的合作内容: 1、卡片发行:双方应根据当地情况,协商形成有针对性的发卡方案,在保证运营机构、建行分行和广大客户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的有效发卡。 2、卡片使用: 卡片应具有建行银行卡的现有金融功能,使用范围应覆盖当地城市公共事业IC卡的业务种类。卡片充值除运营机构的设置的充值网点外,当地建行的ATM支持联名卡充值。 3、系统改造:原则上运营机构与建行分行分别改造自有系统,但在协商情况下,对于运营机构的系统改造涉及后台软件、机具及安全认证卡等的软件设计和设备更换,建行可给予一定技术支持。 4、双方权责 (1)资金结算:运营机构应在当地建行开设基本结算账户、沉淀资金账户,并开展诸如代发工资等相关的金融业务合作。对于运营机构在建行存放的结算资金,建行应给予优惠的存款利率。 (2)营销宣传:建行应利用其营业网点、宣传介质、网站等媒介优势,向广大市民宣传联名卡的产品与服务,并积极推广联名卡的发行与使用。运营机构也应有效利用自有渠道进行相应的宣传营销。 (3)合作时限:在一定时期内,运营机构应指定建行为唯一合作银行。如果遇到地方运营机构已有合作银行,且签署了相应的协议的,应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整。双方合作应持续一定的时间期限,以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4)投入产出:为促进业务发展,在发卡过程中,建行可在押金或工本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也可给予一定的发卡补贴,在此基础上,联名卡所产生的交易手续费应在运营机构和建行分行间进行分润。 5、其他说明 联名卡的具体合作模式、收费内容、费用价格等及其他相应的合作内容由当地运营机构与建行最终商定为准。
2009年城市公用事业IC卡应用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管是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的建设,还是城市一卡通的普及都有了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数字城市信息化建设重要应用之一。如何在保障城市信息化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城市公用事业IC卡的产业化、多样化发展,为提升数字城市信息化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已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将对长三角、珠三角、西南等地区的各城市IC卡运营机构进行IC卡应用调研。了解掌握城市公用事业IC卡安全问题、城市运营机构经营状况、行业拓展与整合情况以及各城市运营机构在行业IC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调研结果将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发展规划的调整、标准编写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王毅副主任、IC卡应用服务中心马虹常务副主任、申绯斐副主任已前往首批调研地区长三角的上海、杭州、嘉兴等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工作将在11月中旬全部结束。
随着我国IC卡技术应用的持续快速发展,IC卡系统的安全性凸显重要和紧迫。根据国家对IC卡系统安全的要求,推进具有我国自主密码技术在城市公用事业IC卡领域的应用,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城市公用事业CPU卡芯片、加密机、POS终端及相关产品中开展国产算法应用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今后城市公用事业IC卡系统应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国产算法奠定基础。 为推进该项工作的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于7月30日在京组织召开了“国产算法在城市公用事业IC卡系统中应用”的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具有国家密码管理局相关资质的部分芯片及COS企业参与,明确了研发支持国产算法的CPU卡芯片和其操作系统须遵循《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芯片技术要求》、《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应支持3DES和SM1算法,以保障IC卡系统的兼容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总工程师王辉要求各相关单位应提高认识、团结协作,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实力,按照工作要求和计划尽快研发出适应行业应用的新一代CPU卡芯片。 目前,针对于该项工作,相关单位已开始进行技术储备和方案讨论等准备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支持国产算法的CPU卡将成为行业的主流产品,并将受到广大应用单位的青睐。
2009年7月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服务中心组织的 《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国家行业标准宣贯会在乌鲁木齐圆满结束。来自城市公交、通卡等IC卡发卡运营机构、国内外IC卡生产企业的八十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标准宣贯会议。 宣贯会现场 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马虹、总工程师王辉、工程师周欣分别围绕城市公用事业IC卡发展形势,应用方案以及《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标准三部分内容进行了宣讲。 马主任首先介绍了城市公用事业CPU卡的应用相关政策要求、电子标签的应用规划及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方面的工作情况。针对第一方面的工作,马主任强调了以下几点内容:1、2009年下半年工作重点将是全面推进城市公用事业CPU卡的应用,对于新建IC卡系统城市和改造升级城市,要求采用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的CPU卡;2、针对CPU卡产品,新增了卡片操作系统及CPU卡成卡检测,同时对于送检企业要求加大资质审查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通过检测企业的宣传力度,并再次强调了检测周期为领取了受理通知单后的三十个工作日。对于市场应用中出现的企业检测证书造假现象,中心一旦发现将立即制止,采取惩罚措施,预计在明年年初将采用加装RFID电子标签的形式对已经通过检测的产品进行跟踪和监督手段;3、我中心下半年开始将跟踪在CPU卡采购过程中陆续暴露的问题,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已经获得的产品检测证书,并在全行业通报;4、城市运营机构在CPU卡应用的系统改造升级时需按照审批、审核、签订协议、测试、公函、安装的流程执行。第二方面关于电子标签的应用规划,马主任指出服务中心将根据国家金卡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于RFID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明确要求,着手实施电子标签的标准编制、产品研发、试点选择、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络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试点工作将在城市公用事业IC卡产品检测环节中开展。电子标签的应用将对建立城市公用事业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络,进一步提高组织机构和个人的身份鉴别能力,加强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防伪,促进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有效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马主任介绍了有关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背景、成立过程、组织框架以及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王总对于城市运营机构关注的系统安全、密钥应用、整改思路、卡片更换问题以及结合当前行业CPU卡应用规划,着重介绍了CPU卡兼容、替换逻辑加密卡以及加强M1卡安全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在谈到系统升级改造的资金问题时,王总强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城市IC卡系统的升级改造,在经过充分的调研与座谈,并与有关金融机构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后,初步确定了合作模式,即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以“加强行业间合作、促进城市信息化发展”为主题,与相关银行进行战略合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市运营机构在涉及系统改造升级时的资金缺口、金融合作、小额消费领域等方面的应用与融合。目前与有关银行的战略合作已进入实质性的试点操作阶段。 周工针对《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标准规定的建设事业CPU卡机电特性、逻辑接口与传输协议、文件和命令、应用选择、安全机制及安全要求、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和相应的定义符号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读解。 宣讲结束后为巩固、强化宣贯内容会议还组织了测试及讲评环节,对参与并通过测试的代表颁发了证书。通过此次会议我们明显感觉到IC卡发卡运营机构、国内外IC卡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国家行业标准的参与和执行工作,《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标准的颁布实施对CPU卡在城市公用事业IC卡中的应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行业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共同促进城市公用事业CPU卡的应用和发展。
自2008年8月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组织相关参编单位对《城市互联互通清分清算技术要求》标准进行多次专题讨论。经过多次会议讨论,确定标准应规范规定各城市对异地交易和本地交易的分离,异地交易原始数据转发,对认证后的异地交易、帐务数据的请求与下载等技术要求。规定异地交易进行原始数据检查、认证后的数据检查、原始数据与认证后的数据比对、交易日志和交易数据登记入库等技术要求。包括通过对各城市目前的应用范围、应用类型、计价方式的研究,制定异地交易清分原则及清分纠纷处理规则,清算处理办法等。 2009年6月18日,所有参编单位对标准内容达成一致,同意进行勘误后的标准稿即为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开始进入标准的意见征求阶段。
2009年6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组织《城市互联互通通用技术要求》、《城市互联互通密钥及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参编单位,在京召开了标准编写组第三次工作会议。 《城市互联互通通用技术要求》会议对用户卡的技术要求、终端机具的交易流程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而热烈地讨论,确定了全国互联互通用户卡文件结构中增加算法标识、互联互通终端机具的典型交易流程、对国产算法的支持、增加互联互通LOGO的使用等内容。 《城市互联互通密钥及安全技术要求》会议对标准的整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修正。对容易引起歧义,且表述不明确的地方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同时对标准中涉及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密钥算法的要求做了相应的内容补充,以便于更适应未来城市公用事业IC卡互联互通应用的安全要求。 包括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恩智浦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芯成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柯斯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江南科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铭鸿数据处理有限公司、金雅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雄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宁波市甬城通智能卡有限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北京中安特科技有限公司、黄石捷德万达金卡有限公司18家参编单位参加了会议。 两个标准编写组的第三次工作会议,与会参编人员在充分讨论后认为,此次会议讨论修改后的标准稿可以作为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始进入意见征求阶段。
城市公用事业IC卡的互联互通是方便百姓出行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国家金卡工程提出的具体目标。为推动互联互通应用,规范行业运作,保障城市利益,自2009年开始推广使用“城市公用事业IC卡互联互通统一标识”。截止目前,全国已有上海、西安、银川、昆山、鸡西、嘉兴、连云港、镇江、抚顺、贵阳、泰州、大庆等十多个城市获得授权使用该标识,累计发卡量近两千万张。这些卡片均为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的CPU卡,在此将有关信息进行汇总。 城市公用事业IC卡互联互通统一标识 “City Union”意为“城市互通”,标识将“City Union”的字母缩写 “CU”做文字变形,构成一个一触即发的箭头,代表着城市公用事业IC卡互联互通的发展可以冲破一切阻力,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图形采用象征科技与创新的蓝色,寓意着尖端的科学技术结合创新的应用模式,不断推动IC卡事业向前发展。图形分为虚实两个部分,分别代表不可缺少的技术力量和标准支持,IC卡事业坚持以标准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保持持续健康地发展。 红色英文“City Union”意为“城市互通”,预示着在未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一卡多用、城际互通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各有关单位: 上海公共交通卡自1999年实施以来,发展迅速,发卡量突破2500万张,应用涵盖公交、地铁、轻轨等十几个领域,并开通了与苏州、无锡、常熟、阜阳、昆山等城市的互联互通。从2008年11月开始,上海公共交通卡已正式升级发行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要求的CPU卡。 由于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应用需求日渐增多,上海公共交通卡系统尚处于升级改造阶段,且2010年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对于长三角区域与上海互联互通的工作特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目前已经与上海实现互通的城市,仍可使用现有逻辑加密卡(M1卡)与上海互通,在上海所有机具设备升级为CPU卡专用机具前,此功能保持不变。 二、从即日起至2010年3月1日,所有新增与上海互通的项目,都需采用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要求的CPU卡,经互通各方协商同意后,互通领域可涵盖上海市所有轨道交通及部分公交线路(公交线路主要包括通往上海世博会的有关路线)。 三、为保证上海世博会期间公共交通卡的稳定运行,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11月1日,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暂不新增拟与上海互联互通项目。 四、2010年11月1日后,与上海互通项目均须采用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的CPU卡,上海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完成对所有消费机具的CPU卡应用升级,保证所有与之互通城市的CPU卡可在上海市应用。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办(1999)65号《关于建设事业IC卡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所有在建设事业IC卡应用项目中开展业务的产品供应商,必须首先经过部IC办的产品质量和资质认定,未经认定的厂商及产品一律不得进入建设事业IC卡应用市场”。 《建设事业IC卡五年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推进IC卡的应用,必须加强卡片、机具、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加强监察力度。根据国家IC卡应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读写机具质量检验标准及《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建设事业IC卡应用产品标准和质量检验规范以及实施细则。选择并确定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定期发布检测结果,确保产品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CJ/T 166-2006)及其引用标准和建设行业相关产品标准,对进入建设行业的IC卡相关产品进行检测。
5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09年第315号公告,正式批准《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芯片技术要求》为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编号为CJ/T306-2009,自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建设事业非接触式CPU卡芯片技术要求》标准编写工作自2007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经过标准编写专家组成员及各参编单位的共同努力,于2008年9月完成标准报批稿。该标准规定了建设事业非接触CPU卡芯片兼容性要求(主要是与ISO/IEC 14443-3 TypeA的兼容性要求)、防冲突指令、芯片基本性能、芯片微处理器要求、加密算法、存储器要求、安全特性、建设事业非接触CPU卡安全认证码等。 该标准的颁布为加强各城市IC卡系统的安全、全面推动CPU卡的应用起到规范指导作用。我中心将于近期组织标准系列宣贯工作。